- 报刊
- 民国部分
- 现代部分
- ...............
- 古籍
- 国外收藏
- 国内保存
![]() 丁治磐日记(手稿本)(全8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pdf
价 格:¥ 30.00
30天售出: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丁治磐日记(手稿本)》是电子版,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 ![]() 作者: 丁治磐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年: 1992-10
丁治磐(1894-1988),字似庵,江苏省东海县人。清末受完整古文教育,诗赋古文书法皆有根基。民国初年毕业于江苏讲武堂、江苏军官教育团、陆军大学第十二期。国民革命军第26军军长,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民主革命时期,历任江苏第67混成旅营长、副团长。后任直鲁联军徐源泉部队
团长、旅长、参谋长。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时,成功地随徐源泉部加入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时期,因在王家牌楼破日军一旅团。于1939年晋升为陆军中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师,参加了京沪、武汉(大别山)、第一次长沙等会战。1942年升任陆军第26军军长,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直辖部队,奔战于第三、第九战区。抗
战胜利时在湖南省衡阳受降。解放战争时期,任青岛市警备司令。1948年调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率残部退守浙江省舟山县嵊泗列岛,在解放嵊泗列岛前夕,携带随从和家眷等撤离嵊泗去台湾。赴台湾后被聘为“国民政府国策顾问”,致力於国防学理之研究。后脱离军界,任“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以诗词、古文、书法自遣。潜心于诗文书画,擅作对联,爱好刻印。早年习文学,应科举善为诗文,书宗二王,旁及中唐李阳冰、李北海、米芾,兼习颜真卿各帖,进出汉魏之间,用笔流畅而凝重,风神潇散,以气势见长,自成一家风格。
又精篆刻,早年曾参南通状元张誉幕府,受其指点尤多,为一代大家。1945年以协助同盟国作战有功,荣获美国银橡叶自由勋章。1988年因病在台湾逝世,享年94岁。著有《补闲斋诗稿》、《补闲斋集》等。 使各级长官对于研究战一如研究打麻将之有兴趣,则抗战之胜利诚能早日获得。 (查看原文) TAO 2016-03-14 22:00:44 —— 引自第158页 升旗时刘副总司令芳波讲话大要,“善词令者未必为成功之人”,委座不善词令,见客能让客多说话。 (查看原文) TAO 2016-04-03 21:07:16 —— 引自第365页 敌人每战无论大小兵力,皆从广正面始动,我若无判断能力,遂以为敌兵到处可来,殊不知无论小战大战,皆应有一攻击目标,此目标外之地点虽弃于敌而无决定性,我亦必有保守之地点,此地不失乃可诱敌兵力而吸引之,以就歼于我。因之,我应有决定性之积极战斗指导计划,不可炫惑于敌广正面之始动,而张皇失措,支离应付,所语被动的指导徒迫随敌人而走向失败之路耳。今之一般指挥官大率如此,而又见一服僚,更自命为毛奇、史蒂芬、拿破仑者,亦复如此,良可慨也。 余见人即谈战术,人以为可厌,友人语余曰:一般人语子好谈战术,若视人之不知战术者,颇以是轻视吾子。吾子曷稍敛焉。余曰:余之宣传战术,正如吾党宣传三民主义。国难当前,不知研究战术,每战皆负忝不知耻,尚以谈战术为可厌,胜战安可得乎。今日中国惟一之需要是打胜仗,不研究战术如何能打得胜仗。余意他日将有知余之谈战术为可重者,今之轻余者姑置之耳
免责申明:
桔香书斋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丁治磐日记(手稿本)》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桔香书斋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丁治磐日记(手稿本)》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