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刊
- 民国部分
- 现代部分
- ...............
- 古籍
- 国外收藏
- 国内保存
![]() 伪满洲国史料(全33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pdf
价 格:¥ 30.00
30天售出:0 件
商品详情
注意:《伪满洲国史料》是电子版,不是纸书,不发快递,付款后自动发货,弹出百度云盘下载地址和密码,自己下载即可! ![]() 作者: 石丽珍 / 王志民 出版社: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副标题: 全三十三册
出版年: 2002-9
第一部 政治编
1 满蒙形势之严重化与实力发动
田中密折
皇上乾德恭记
圣德纪述纂要
满洲建国溯源史略
大东亚宣言与满洲国
2 满洲国政指导综览
3 满洲国之现阶段
满洲帝国施政之实绩及第二期建设计画之展望
保安警察
第二部 经济编
4-5 满洲产业经济大观
6 满洲农业经济概论
满洲农业概况
满洲农家之路
7 吉林省之林业
满洲森林与文化
满洲工场统计速报
满蒙与满铁
8 东三省物产资源与化学工业
9 满洲国矿区一览
10-11 经济金融概况
第三部 社会编
12 满洲国社会事业概要 )
省政汇览(吉林省篇)
13 省政汇览(黑河省篇)
省政汇览(间岛省篇)
14 满洲农家之生产与消费
新制定满洲帝国六法
15 辽源县统计汇编
满洲帝国最近修正统制法令汇编
16 满洲国弘报关系法规集
重要特产物检查关系法规
国兵法施行规则
满洲帝国现行内国税关系法令
第四部 文教编
17-18 满洲国文教年鉴
19 满洲国初等教育施设一览表
20 满洲建国读本
满洲国邮票大全
校友会刊
21 满洲帝国国务院文库藏书目录
满洲地质学物语
第五部 史志编
22 北满概观
满洲铁路志
满蒙古迹考
23 满蒙探秘四十年
满洲发达史
满洲民族志
附编 民国时期揭露日本侵华及炮制殖民政权史料
24 日本的大陆政策
日本大陆政策的真面目
日本田中侵略满蒙积极政策奏稿与注释
日本的新满蒙狂
日本侵略满蒙之秘密计画
日本侵吞满蒙毒计之大披露
日本侵华领袖人物
25 日本内幕
日本军部与法西斯蒂
满洲伪国
26 日本与法西斯主义
日本军阀论
27 伪满现状
伪满的真相
日寇侵华暴行全貌
日本铁蹄下的东北
日本铁蹄下之东北农民
暴日蹂躏东北汇刊
东北沦亡写真全集
28 从九一八到七七
亡省后的东北
沦陷七周年的东北
沦陷八年的东北
伪满商业总检讨
29 伪满日期东北经济统计
满洲金融概况
30 满蒙经济大观
满洲对于日本在经济上的价值
日本在满洲特殊地位之研究
31 满铁事业的暴露
日本对华之交通侵略
日本对东三省之铁路侵略
32 日本对华煤铁资源之侵略
日本对东北的金融侵略
日本侵略东北史
日本侵略中国总帐
33 日人眼中之东北经济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
日本侵略中国年表
伪满洲国史料吉林省图书馆特藏部编本书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史志四编,汇集了伪满洲国自身以及相关的大量第一手数据。时限从1927年至1945年间,即从日本帝国主义阴谋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出笼,到日本投降、伪满傀儡政权倒台为止。文献来源,一是日本和伪满当局的出版物、档案资料,一是民国时期出版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伪满洲国真相的部分文献资料,是从吉林省图书馆特藏文献中精选出来的,其中有十八种为馆藏孤本。出版本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掘和适时抢救伪满洲国及其相关史料,对于以史为鉴,深入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教育后代不忘国耻,致力振兴中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史志四编 ,汇集了伪满洲国以及相关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共 88种。时间跨度从 192 7年至 1945年
摘要:本文围绕《伪满洲国史料(全33册)PDF电子版》展开深入探讨,重点分析其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内容结构、使用价值及其对于当代学术的影响。首先,文章阐述了伪满洲国作为历史现象的背景与意义,随后详细解读了这套史料的具体内容和分类,接着讨论了其在研究满洲国历史、民族关系和政治变迁方面的独特贡献。最后,本文总结了该史料对后续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其不仅是历史资料的宝库,也是理解现代东亚政治的重要线索。
1、伪满洲国的历史背景
伪满洲国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重要产物,建立于1932年,其本质是日本在东北亚的殖民统治。在这一背景下,伪满洲国不仅是地理上的实体,更是多种复杂历史因素交织的结果。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东亚地区的政治动荡具有重要意义。
伪满洲国的建立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国际局势的动荡与复杂。日本为了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采取了各种手段来控制满洲。这一历史背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使学者能够从多角度分析伪满洲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
此外,伪满洲国的建立对当地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满族与汉族之间的互动与矛盾。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民族问题的缩影,也是研究东亚民族关系的重要案例。
2、史料的内容与结构
《伪满洲国史料(全33册)》涵盖了伪满洲国成立至其灭亡期间的各类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多样。这些史料不仅包括政府文件、会议记录,还有新闻报道、民间信件等,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档案体系。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伪满洲国的运作机制和社会状况。
在具体的结构上,该史料集被分为多个部分,按照时间、主题进行编排。这样系统化的整理,使得研究者在查阅时更加便捷,也便于进行主题比较与分析。例如,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角度,分别探讨伪满洲国的各项政策与措施。
此外,史料中包含的图表、统计数据等,能够为学者提供直观的信息支持。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也为后续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使得研究更具实证性和可信度。
3、史料的使用价值
作为研究伪满洲国及其历史的重要资料,《伪满洲国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首先,学者可以利用这些资料,深入探讨伪满洲国的政治体制与治理模式,从而揭示其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其次,这些史料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分析文献中的社会风俗、教育政策及文化活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伪满洲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尤其是在对满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史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与数据。
最后,利用这些史料进行跨学科研究,能够拓宽研究者的视野。例如,将历史研究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相结合,能够产生新的学术成果,为理解历史事件提供更为全面的背景分析。
4、对当代学术的影响
《伪满洲国史料(全33册)》不仅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学术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这套史料的出版为新一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激发了对伪满洲国研究的新兴趣,促进了相关学术交流与讨论。
其次,史料的数字化版本为研究提供了便利,使得更多的学者能够跨地域、跨学科地访问和使用这些珍贵资料。这种便捷性无疑加速了相关研究的进程,并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合作。
最后,研究伪满洲国的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当代社会政治的一种回应。通过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学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民族问题,从而为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提供历史借鉴。
总结:
综上所述,《伪满洲国史料(全33册)》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不仅为研究伪满洲国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理解当代国际关系、民族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套史料的数字化与系统整理,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促进了历史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通过对伪满洲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学者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复杂性,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与理论支持。 免责申明:
桔香书斋仅提供下载学习的平台,《伪满洲国史料》PDF电子书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桔香书斋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对您的版权或者利益造成损害,请提供《伪满洲国史料》的资质证明,我们将于3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